close
傳福音
經文:哥林多前書9:16~23
- 兄姐平安!我們還記得上週有講到,關於什麼款的人可以吃祭偶像的肉,什麼樣的人不可以吃嗎?
- 可不可以吃,跟他自己的信心有關係。
- 若是確信,只有一個獨一的上帝,以外沒別的,其他的神明偶像,只不過是木頭偶仔,這樣的人,信心堅定,可以坦然地吃祭偶像的肉。
- 但若是仍然認為,除了相信上帝以外,那些神明偶像,仍會降災會保庇,那麼,這樣的人,是信心軟弱的,他不可以吃拜偶像的物。
- 但是,保羅再提醒那些信心堅定的人,為著愛心的緣故,不要使信心軟弱的人,看見自己去吃,就放心跟著去吃,結果在信仰上跌倒。
- 為什麼保羅要這樣提醒那些信心堅定的人?
- 因為,當時,在哥林多教會裡面,有一些人,他們的智識充足,他們信心也很堅定,他們確信,站在他們的信仰上,他們可以做任何事情,這是他們的自由,是他們信仰的權利。
- 這些人的意思是:我非常相信上帝透過耶穌赦免我的罪過,只要我認罪祈禱,上帝都會原諒我,那麼,我都是無罪的,所以,我可以去做任何,我想做的事情,這是我做基督徒的自由,也是做基督徒的權利。
- 可是,這樣的自由、這種的權利,豈是對的?
- 在上週的經文中,保羅對他們說,他們有自由,有權利,可以放心去吃,可是,要為著信心軟弱的人來設想,不要使他們因為自己來跌倒。
- 接下來,保羅又更進一步,用他自己,來講明,關係「信心堅定的人的自由、權利」的事情。
- 若是要說,誰的信心越堅定,誰就有更大的權利,去做自己愛做的事情。
- 那麼,哥林多教會的信徒跟保羅比較起來,誰的信心比較堅定?誰可以有權利去做更多的事?
- 不但如此,關係著「傳教者」,當時的社會與聖經裡面,都有很清楚寫明的「權利」。
- 我們說當時的希臘社會,是二元論,他們很看重精神的層次,所以,在當時,「智識」,就是一項非常有價值的寶貝。
- 若是什麼人想要得到智識,他就要帶先找到一位智慧充滿的人,他要將這個智慧的人,包括他的親人,邀請到他的家中,供應他的生活一切的需要。
- 而且,當時的社會認為,花越多錢才能請到的老師,他所傳的智識,才是越有價值的。
- 聖經裡面也是這樣說:當兵的人,吃國家的飯;種葡萄的,吃葡萄;養精牲的,喝牠的奶。
- 既然這樣,若是將福音的種子撒在你們中間,從你們收成屬於肉體的物,這也是理所當然的。
- 那麼,傳教智識、以及傳上帝道理的人,從那些聽他的人的中間,得到供給,滿足生活的需要,這就是他們的權利。
- 請我們回想一下,為什麼保羅要講這個?
- 因為他講到「權利」的問題。
- 哥林多教會的信徒,說他們有權利,可以去做各樣的事。
保羅說,若是照「權利」來講,他可以從他們得到他的生活所需要的。 - 可是,他甘願放棄他的權利。
他並不是說,這個權利是不對的,是對的,連耶穌也說,這是應該的。可是,他甘願放棄。 - 為什麼?他所做的一切,都是為了傳福音的緣故。
- 這就是為什麼,保羅從「可不可以吃肉」,轉到「傳福音」,然後又轉出去的原因。
- 其實保羅的重點,是要告訴哥林多的信徒,特別是那些,認為自己信心堅固的人;他們自己有權利去做各樣的事,保羅自己也是。
- 可是,為了傳福音的緣故,保羅甘願放掉應有的權利,為著要救更多的人。
- 我相信,保羅以他自己作例,是要哥林多的信徒,學他的款式,跟他來行。
- 兄姐,我們需要來問自己,我們的信心豈是堅定?
我們有沒有確信,不管我們做什麼,只要向上帝誠心來認罪,上帝都會赦免我們? - 我們有沒有確信,這個世界上,獨獨只有一個上帝,其他的偶像、神明,都是無影;我們不免去參雜那些世俗的禁忌、kan-shon,我們什麼事情都可以做。
- 總是,我們有沒有謹慎我們的行為,我們在基督裡面的自由、權利,會不會使別人跌倒?
- 保羅為著信心軟弱的人,他甘願放掉他做一個傳教師的權利,他也要我們學他,為著信心軟弱的人,有些事情,不要去做。
- 因為這樣,保羅講到「傳福音」對他的意義。為什麼他甘願為著傳福音,放棄他應該得到的權利。
- 對保羅來講,傳福音是什麼?他說,是不得已的事情.若是甘心去做,就會有賞賜;若是不甘願,也沒有辦法,因為責任已經交代在他身上。
- 我們若聽到「不得已」,就會想到,這是被逼的。可是,我們要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,保羅說的「不得已」
- 我們知道上帝創造的人的身軀,有骨頭、有肌肉。
- 其中,有一些肌肉,是可以受控制的;有一些肌肉,是不可受控制的。
- 可以控制的,就是我們的手、腳、臉部、身軀等等;我們要他彎曲、要他伸直,都可以由大腦控制。
- 那不能控制的是什麼?重要的、關係到生命安全的內臟,心臟、肺部、肝臟、胃、腸子等等。我們的大腦不能控制,叫這些「肌肉」停止、或是運作。
- 他們都是很「不得已」地,在我們的身體裡面運作。
- 當他們運作得很順利,我們的身體就健康;若是不振動呢,我們就有災禍了。
- 保羅說,傳福音對他來說,就是一件「不得已」的事情,並不是說,他是被逼的;而是說,這是一件,他很自然就會去做的事情,無法停止,或是禁止自己去傳福音;甚至說,若是沒有去傳福音,他就會親像生病、全身不對勁了。
- 他很愛去傳福音,而且,當他傳福音,他就會得到賞。
- 什麼賞?就是使人免所費,免花錢,就可以聽見福音、得到福音。
- 剛剛有說,當時的希臘社會,認為,智識是很寶貴的,所以,要花很多的錢,找到老師來教他智識。
- 這樣會有兩個現象跑出來:
第一、沒有錢的人,就學不到智識。
第二、免費的智識,是沒有價值的。 - 好比古早時候,什麼樣的人才能讀書?有錢人才能上私塾、找老師。
- 沒錢的,就在家種田、放牛。
- 另外,免費的智識是沒價值的。連帶,傳教那些免費的智識的人,他們也是沒什麼沒有什麼價值,不會受到人的尊重。
- 可是保羅說,他傳福音,要傳「花錢的」還是「免錢的」?
- 他要傳的是免所費的,不只有有錢人才能夠得到福音,他要更多的人、都能夠得到耶穌拯救的福音。
- 甚至甘願忍受被人看不起,被人講,他是沒有價值的人。
- 當有人願意聽他所講的,願意去接受,他的靈魂得到救,那麼,保羅所受的一切看輕、艱苦,就都不算做什麼。
- 他的內心所生出來的安慰、滿足感,就是他傳福音的賞賜。
- 復航空難的救難人員,日夜浸在冰冷的水裡,寒冷、發抖,可是,我相信,當他們找到那些遺體的時候,他們所受的那些艱苦,通通都不算什麼;這是他們最大的賞賜。
- 兄姐,傳福音對我們來講,是什麼意義?豈是親像保羅所講的,是不得已的,是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,不去傳會擋不住?
- 耶穌在昇天以前,交代他的門徒,要去普天下傳福音,做主的見證。
- 這個命令,也是交代給我們的。但是,我們怎麼去看待這個命令?
- 我們豈知道,我們若去傳福音,就有報償,若不去傳,就有災禍啊!
- 那麼,要怎麼去傳福音?
- 保羅提出他的做法:向什麼人,就成為什麼款。
- 向猶太人傳福音的時候,就親像猶太人
向外邦人傳福音的時候,就親像外邦人
向不受律法管理的人傳福音的時候,也親像他們一樣 - 這不是說,保羅「見人說人話、見鬼說鬼話」,而是說,保羅會曉跟人往來,跟人有關係,在相和好、有信任的基礎上,向他們傳講耶穌的福音。
- 若是這樣,我們要向誰傳福音?一部分,我們自己要會跟人好相處,另外一部分,就是向我們的朋友、親人傳福音。
- 我們可以用自己生命的改變,來做見證。
- 什麼叫做生命的改變?
- 以前我脾氣不好,但是信耶穌以後,耶穌改變我的生命,讓我漸漸學習吞忍,控制自己的脾氣,有智慧來表達意見。
-
- 以前我愛說謊,但是信耶穌以後,耶穌改變我的生命,讓我學會勇敢講實話,用「實在」跟人往來,使我的生命變做踏實。
- 類似這樣的,就是生命的改變。
- 兄姐,當我們信耶穌以後,我們的生命有沒有改變?如果都沒有,那真是要反省、悔改,為什麼我們還活在罪惡中間,還不願意出來。
- 如果有改變,這就是最好的見證。
- 傳福音,不是要叫人來「入教」;傳福音,是要使人的靈魂得救,使人不再受到罪的綑綁,使人的心靈有真正的平安與自由。
- 當我們已經有平安、得到拯救,我們豈不會把這個好的消息,報給我們的朋友、親人,跟他們一起分享,讓他們也同樣得到嗎?
- 保羅為了傳福音,為了使更多的人得救,他甘願不收錢,甘願被人看輕,就是要使更多的人,特別是無錢的人、社會低層的人,能夠得到福音的好處。
- 保羅說,傳福音,是不得已的,是他無法控制、無法停止的事。
- 盼望,聖靈改變我們的生命,讓我們真正享受到,在耶穌裡面,有平安、有喜樂、有真正的自由。
- 也盼望,聖靈將保羅的熱情,放在我們的心裡,讓我們的眼睛看見人心靈的欠缺,又將我們所領受的福音的好處,跟人分享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