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生活點滴 (51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多元家庭,最近吵翻天了!有贊成的,有反對的,各有理由,各有立場。

最根本的關鍵,是同性戀的議題。

Eng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下午,去找師傅拿藥,也去看看師傅在台南的家,

在新光三越西門店對面的巷子裡,環境很好,光線、通風都不錯,從窗戶看出去的景觀也沒有被擋住,相當好!

師傅把台北基地裡的傢俬全部搬下來了,木人樁也是,師父說,「等他退休要回來台南,就在他家樓上的露臺開課教詠春」呵呵!

Eng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.今天洗衣服的時候,要按「節約」按成「毛毯」,預計23分鐘的洗衣變成一個多小時,

Eng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今天發生了很多好事:
1、寶寶第一次便便在我身上
2、狗子勇第一次不讓以琳拉
3、跟佳恩聊天
4、得知一本好書:大腦不喜歡你這樣
5、啾啾終於進入保暖小屋睡覺
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

Eng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昨晚跟阿不拉聊到1點多,快要燒聲了!

啦啦雜雜講了一堆,對於我的症頭,是關於未知的恐懼。

談到這一點,我們就開始了一大堆的「為什麼」思考:

未知,之所以未知,是因為從沒有經驗過,事情還沒發生。

恐懼呢?為什麼會因為事情尚未發生,而覺得擔心、害怕?

           為什麼不是覺得興奮、雀躍?

同樣是未知的事件,是什麼原因造成態度的差異?

      而不同的態度,就是關鍵。

      所謂「態度決定高度」、「態度決定**」之類的。

1.人,很容易根據自己過去的經驗來預測將來的事,就是「經驗法則」。

   不過,因為這是未知的,所以,對事情的經驗法則很難運用得上。

   可是,自我形象還是產生影響力。

 

   如果我的自我形象很差,我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、我覺得自己很差,

   那麼,即使是未知的事情、未知的環境,我還是會覺得自己將來還是什麼事都做不好,我自己很差。

 

   反之,如果我的自我形象很好,很有自信、認為自己一切OK,那麼,在未知的事件上,就會認為一切OK。

   這還是歸屬於「經驗法則」範疇。

 

2.就是我對上帝的信心問題了。

   「一切的好處不在你以外」---我相信嗎?  

   「上帝所替我安排的,都是最好的。」---我相信嗎?

    很多時候,嘴巴上講相信,心裡根本不相信。

 

   如果我相信,即使是「未知的將來」,在那裡有上帝給我最好的禮物,包括人/事/物。

   那麼,我會很期待去進入那個未知,去得到那件禮物,

   就會有雀躍、期待的興奮感。

 

   如果我不相信,當然,未知就是茫茫渺渺、伸手不見五指的茫然大濃霧、烏漆麻黑、不見天日的黑暗。

   我怎麼可能會興奮?當然是恐懼。

 

SO~~

對於未知的問題,出現在「自我形象」與「信心」的關鍵上。

這兩個問題,其實信心比較好解決耶,我覺得。

信心,求主堅固、求主賞賜,會有的;因為上帝樂意賞賜給我們。

不過自我形象,又再一次牽扯了一大堆的相關問題。

 

簡單來說,自我形象跟「我想討誰喜歡」有密切關係。(只是我的個人經驗談)

 

我從小人生的目的,就是要讓我媽高興、讓他滿意。

所以,在他尚未滿意之前,我是不好的,或者說是不夠好的。

這雖然是小孩的內心想法,可是,這樣的想法會完整複製到長大以後,所有的待人接物層面。

所以人生的目的,就是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同、肯定,拼命努力、拼命去做。

這拼命的背後,不是自發性、愉悅的動機,

而是我希望討你的喜歡,得到你的肯定;

因為,只有當我聽見你的肯定,我才會認為,自己是好的、有價值的。

 

所以呀,這樣不斷地追求卓越,結果就是能力越來越好,

大家就認為「你很厲害、能力真好」。

哎~為了讓這些人繼續肯定,當然要繼續努力、繼續拼,

不過,自我形象還是沒改變:其實我不夠好。

唉唉唉

怎麼解決?

我家師仔常說「爽就好!」

有一點文學氣質的講法是「做自己」

   不要想再討好別人,

   不要想從別人口中得到肯定,

   只要自己想怎麼作,就怎麼作,

   做原本自己。

   按自己心裡真正的想法去做,

   並,快快樂樂的去作。

   爽,就好。

 

我以前剛聽他講這句話,實在覺得很尷尬,

只是,很久沒想起這句話了。

現在想起來,有點懷念。

絕句:爽就好!

 

Eng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恩恩,1/1是我這個年紀的最後一天

來想想這一年中,我長進了多少?

一年大事記(順序亂排,想到就寫):

1.喜歡上人家,昏頭轉向地暗戀了3個月

   --這代表我還活著!

2.最了不起的,就是向他告白

   --這是我這輩子沒做過的事!

   --結果當然是死當!

   --不然第一點就不會這麼寫了。

3.發現順著別人的意思、想要討好別人,其實是自我形象很差

   --立志要為自己活、忠於自己、堅持自己

   --做自己

4.減肥

   --控制飲食、踩踏步機

5.接受死亡的事實與必然

   --上帝透過春義兄的死亡,給我很長時間的預備期,調整我的心理

6.接受世上沒有長存的物

   --茶米飛走

   --耳環遺失

7.換了新的小提老師

   --現在在台南市龍輝樂器上課

   --跑好遠,良師難尋啊

8.指揮聖歌隊

   --雖是累,也蠻愉快的

9.接受祝福

   --每年亭儀都會祝我「早日交到男朋友」,只是我都不當一回事

   --2011的聖誕節,我決定接受他的祝福了!

   --還有很多人的祝福(請用力祝福我!)

10.用姑狗寫英文信

   --哈哈哈哈~好笑

   --哎哎哎哎~還要繼續寫.....

 

啊,如果有人想到我有什麼長進,請提醒我

謝謝啦

Eng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是我對自己人生經驗的感觸
話說,最近賭很大的一次,就是小綠出走事件
憑著對牠的了解,我「賭」牠不會飛走,即使飛走,也會飛回來。
So,就帶這牠出門了。
慘劇也就因此發生,牠在外面過了三天,幸好有飛回來,不過這只證明了:上帝很疼我,也很疼小綠;
我在這件事上賭輸了!

人生當中,每個十字路口都可謂是一場賭局。選哪條路可以順?可以旺?可以賺錢?可以發達?
選擇的當下,沒有人知道結果是如何,只有等到開牌了,才能知曉。
選對了,高興萬分;選錯了,後悔莫及嗎?

一生當中,要錯幾次,才能夠不再選錯?
我想,即使到年老,仍然是人生賭局的菜鳥,每一把都有期待,每一把都沒把握。

不過我蠻高興可以信上帝,更高興知道:我的人生逃不出上帝的手掌心,特別高興知道:不管我選哪張牌、選哪條路,都有上帝對我美好的旨意;我或向右、或向左,都有聲音告訴我:這是正路,要行在其中。

前幾天又賭了一把,又輸了。
願賭服輸。
輸了也好,贏了也好

這就是人生嘛~

Eng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是整個社會價值觀的潛移默化,讓大部份人以為「有關係就沒關係」嗎?

這個「有關係」的關係,可以包羅萬象:親人、情人、朋友、同學、同事、鄰居....

如果仗著我跟你之間有關係,任何事情,都可以「沒關係、睜隻眼閉隻眼、不要那麼嚴肅麻」嗎?

 

界線對我而言,是很清楚的:我謹守在界線之內;而別人,包括有關係的人,請不要越過我的界線。

而最近,我一直被越過界線,搞得我幾乎捉狂。啥事呢?就是那6隻小鵝~

 

我先說明我的界線是什麼:

1.那鵝,不是我要養的。

2.養的地點--教會,不是我的家,這個地方是我住的,但正確的名稱是『宿舍』;更白話一點,它叫做『公司的員工宿舍』

 

不斷地跨越我的界線的人物,就是我那天才阿母:

1.未經我的同意,就把6隻鵝捉來我家。

2.把餵養、照顧、清掃環境的責任都在我身上。

3.把意外、生病、死亡的遺憾、失望的感覺,轉移到我身上。

4.我需要不斷地向會友、長執=公司,解釋、安撫目前的情況。

5.不斷拖延將鵝帶走的時間。

 

這種被越界的反抗舉止,在我的頭腦還沒有想清楚以前,我的潛意識已經帶著我這個人,做出直接的反抗。

等我想通,才知道這件事情對我的影響有多大。

 

關係,不是用來濫用的,特別是這種「看似很穩固」的關係。

關係,需要用心經營。

 

對我,請不要忘記界線;

在界線的範圍之下,我會是你的好朋友、好同事、好親人、好鄰居、好牧師....

Eng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對信心的定義是:未見之事的實底;還看不見事實發生,卻相信「有」。

而這種確定感,若非是上帝所賜,不然,誰能對一件尚未發生的事情,充滿信心?

 

可是,這種確定感,很容易變成自我催眠,以為只要相信,就一定會成就。

所以,催眠自己「要相信、要相信、要相信、相信、相信、相信.........」

哼哼~就是因為不相信,才要催眠自己,不是嗎?

 

我不太喜歡聽見人家說「只要求,就比得著」,或者是「奉主的名宣告」

好像這類人的信心非常之強大,只要嘴巴講一講,上帝就會事情就會像變魔術一樣,一切順利。

 

可是,我倒覺得,這類的說法,是把上帝當作小叮噹,叫祂來實現我索求的東西,

而且,還不是光明正大的要求,

而是利用信心的外衣,包裝自己貪婪又自大的心態。

 

真正可怕的,還不是這個,

而是,自己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假信心之名行勒索之實,

還以為自己真的有信心,不斷地催眠自己「要相信、要相信、相信、相信.....」=「我有信心、有信心、有信心....」

 

有人記得舊約聖經的先知們,宣告上帝的話語時,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之下說的嗎?

有人記得新約聖經說「求必得著」之後,接著的是那句話嗎?

有人記得「萬事互相效力讓愛神的人得益處」嗎?

 

信心是未見之事的實底,但事情會如何發展,其實掌控權在上帝的手中,不是嗎?

非得順我心意才叫做好嗎?no~no~no~~

所以,我對信心的定義還要加上一條:凡事都是上帝美好的旨意,即便我處在艱困的環境中,我仍然相信:這是上帝對我最好的旨意!

 

想想最受大家尊崇的保羅先生,他說:

我知道怎樣處卑賤,也知道怎樣處豐富;或飽足,或飢餓;或有餘,或缺乏,隨事隨在,我都得了祕訣。
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,凡事都能做。

一堆人只記得第二句話,卻忘記這其實是第一句話的補充。

凡事我都能,是呀!能處卑賤、能處豐富、能處飽足、能處饑餓...凡事我都能!

這位了不起的大人物,都不敢大聲「奉主的宣告」;你是誰?叫什麼呢?

他求過,對吧!

但是上帝一句話:我的恩典夠你用的!就讓辯才無礙的保羅先生閉嘴了!

 

小信的人呀,別再自我催眠啦~

相信凡事都有上帝美好的旨意!

Eng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信心,其實是「被動式」的。這是基督徒相信上帝,一個很特殊的地方。

 

所以,對一個「不信」的人,跟對一個「未信」的人,講起上帝,兩者有程度上的差別。

 

以定義來說,不信與未信的差別,在於:決定。

不信的人,已經決定不相信有上帝、不相信上帝。

未信的人,尚未作出相信或不信的決定。

同理可推論,相信的人,就是決定相信有上帝,決定相信上帝。

 

在各個宗教中,人可以決定要拜哪個神明,決定自己的信仰。

可是,在基督信仰中,信仰卻不是自己決定的。

 

這就是基督信仰很玄妙的部分:

一個人決定要相信上帝,是上帝事先(在他尚未決定以前)就把「相信」放在他的頭腦裡、意識裡、心裡。

這個人,在眾多神明當中,才會決定相信上帝。

因此才說,信仰是被動式的。

 

如果有個人,他是出於好奇、想知道基督信仰是如何,我會覺得,他是未信者,或許,上帝在他心裡,放入相信的種子,可能有機會信上帝。

那麼,我會稍微跟他談一談,請他來做禮拜,最好是能夠參加小組、慕道的課程,能夠進一步認識信仰是怎麼回事。

如果有個人,他已經擺明「我不相信」,那要講什麼?

啥都不講!替他禱告吧!或許,上帝會改變他的心,讓他有一天產生對信仰的興趣!

 

Eng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,這種人,大概不太正常。

 

昨晚讀書會,講到安全感的議題。

安全感是一種穩定生命的力量,這是我的定義。

有安全感的人,跟沒有的人,相較之下,會較從容、自在。

 

但生命中,無法預期的災難,以及實際發生的各種困難,會使人心中的安全感受到磨損;

甚至,犯罪,也會讓基督徒心中充滿恐懼:

擔心自己怒犯天條,得不到赦免,被拒絕於天堂的門外,被耶穌說:「你是誰?我不認識你,你離開我吧!」

真是恐怖啊~如果生命裡面,有這麼多的擔心,怎麼會有足夠的安全感,讓人可以從容、自在的生活?

怎麼處理,書裡有寫。

想知道的人,請自己閱讀「天路客行囊--恆久專一的順服」一書,畢德生著,校園出版。

 

我要說的是,當一個人,有充分的安全感,他是可以做到「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」的。

 

這泰山,是真正的山,也可能是形而上的山。

而面不改色,可以奠基於安全感,也可以出於在職訓練。

 

這是我前陣子的經驗。

就是呢,在無預警的狀況之下,發生了讓我很抓狂的事。

但我的反應,卻依然跟沒事一樣。

 

如果是以前的我,大概會當場翻臉。

但現在,心中再怎麼沸騰,臉上依然是誠摯的笑容和溫和的語氣。

 

我很驚訝,所以很迅速地檢查自己。

為什麼可以做到這樣?我覺得,跟當牧師有關。

我(們)已經被訓練成,不管怎麼抓狂,都要用和氣、禮貌解決問題。

這是我的猜想,別人可能不是這樣。

這是修養?還是虛偽?還是顧全大局?

 

當然,若是以這樣的臉孔面對外人,叫做修養。

若是以這樣的臉孔面對朋友,那叫做悲哀。

 

秋天到了,吃烤番薯的季節到了,吃了番薯頻噗噗的情況也多了。

小小的悲哀,隨著歲月流逝,出現了。

Eng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站在「宗教道德」的立場,饒恕的美德,是被褒揚的!

站在牧者的職分,也經常在講「要饒恕」,因為聖經說「@^&#*)$#*&@^」

好像,做一個好人,就要無條件饒恕別人對他的傷害、冒失;

而不饒恕,就是不夠虔誠,甚至會被上帝處罰、降罪,因為「上帝也不會饒恕他」!

 

暫且不論饒恕這件事。

來談談需要饒恕別人的這位仁兄吧!

 

一個好端端的人,為什麼需要去饒恕別人?

因為他對某人生氣、討厭、怨恨,有許多負面的情緒。(或是其他原因)

為什麼他會生氣、會討厭、會怨恨,會產生許多負面情緒?

因為某人可能得罪他、傷害他、背叛他、......

 

由於討論的主角,是那位需要饒恕別人的仁兄,所以,別人為什麼會「得罪他、傷害他、背叛他、.......」,就不探討其原因。

 

要問的是,這位仁兄,為什麼會因為這位「該某人」(特定對象)所做的事情,而有這些反應或負面情緒?

意思是,同樣的舉動,由不相干的別人來做,這會仁兄就不會生氣、怨恨、受傷;而這位「該某人」做的,就會讓仁兄反應迅速而強烈?

為什麼?

我覺得,因為仁兄介意。

 

介意這些舉動嗎?不,是介意這位「該某人」。

這位該某人在仁兄的心目中,占有即重要的地位,因此,該某人所做的事,才會讓仁兄,介意。

 

為什麼要介意?哎~~因為「期待錯誤」。

仁兄以為(期待)該某人會有A作為,而偏偏該某人所作的反應是Z,徹頭徹尾不同;由於得到的結果,跟「期待的」不同,所以介意,所以受傷,所以討厭,所以怨恨......

 

如果要仁兄在滿懷著「受傷、討厭、怨恨」等等情緒時,要他立刻饒恕,否則就叫做不虔誠,上帝也不會饒恕他...

向仁兄要求的這些人,其實也是期待錯誤。怎麼可能!

因為,「受傷、討厭、怨恨」不是原因,而是外顯的結果。

好比,

年初感冒一直咳不好,不停的吃止咳的藥,再加上氣管噴劑,就是一直咳。

後來去找耳鼻喉科,原來是鼻涕倒流,抽出來之後,就好了。

咳嗽,只是外顯的結果,病因不是喉嚨,而是鼻子。

要止咳,就要對症下藥。

 

所以,對於仁兄內心受傷、討厭、怨恨這樣的情緒,若要對症下藥,需如何處理?

A.不要把該某人放在心中重要的位置上

B.不要對該某人有期待

C.

D.

 

A.跟B.是我想到的,C.、D.甚至是E.、F.可以請你想一想,然後告訴我。

 

如果是A,那麼,該某人就只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君子。我是君子,他也是君子。

如果是B,那麼,該某人所做的事,都當成驚喜;所沒做的事,當成理所當然。

這樣,會不會好一點?

 

回到文章的最起頭,為什麼聖經要人饒恕?

誰饒恕誰?

我覺得,似乎是在叫仁兄饒恕自己吧!

因為仁兄自己犯了錯,把該某人當成心目中很重要的人,這樣的舉動錯了,向自己道歉,然候,饒恕自己。

或者說,也向上帝認錯,誰叫他不把上帝當做最重要的。

也因為仁兄自己對該某人有期待,而這項期待是錯誤的,(根本不應該有期待的),為了這個舉動,向自己道個歉,然後,饒恕自己。

 

呵~

這說法,會不會有點給他勁爆呀?

Eng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們教會需要找一位指揮。今天公報才出來,下午立刻接到一通電話。

是一位父親打的,主要是要推薦他女兒來。

 

作父親的問完教會指揮需要負責的事情,就開始說他的女兒的現況,同時也講到他期望女兒來我這裡以後會怎麼作,

包括如何跟她平時的工作接軌:就是在我這裡住六、日兩晚,週一才去上班,等等。

OS1:我其實很不想要有別人在我家住超過一個晚上。

   而這位父親有趣的是,他並不是跟我商量,而是已經決定好,要這麼做了。

OS2:怎麼會有人覺得我很恰呢?面對這種無理的情況,我的反應是:那就忍耐吧!

   天哪~我一定是有問題!

 

談話當中,我跟作父親的說,他要跟女兒談過才決定吧!

他肯定的回答我「當然要尊重女兒的意見」。

然後又說了一堆他女兒有意思要離開現在的教會服事,巴拉巴拉的事情。

我們的對話結束的時候,他說,「我把女兒的電話給你,由你來跟他聯絡,可以更顯出你的誠意」

OS3:我的腦袋一定出問題了!我還想說:是啊,是我的教會需要人,我打給她似乎也可以。

 

好,下午我打給她女兒了!

那位當父親的根本沒跟他女兒講。

而且,他女兒根本沒打算離開現在的教會。

當然,我的腦袋有問題,所以,我也不覺得生氣或尷尬。

只是,晚上在想這件事情的前後始末,才恍然大悟!

這一切都是當父親的,所說的美麗的藉口。

 

他從一開始,就不打算自己跟女兒講這件事。

他期望女兒來我的教會,因為離他的家比較近,交通比較便利(順路)。

但是又知道女兒不會照著他的意思去做,

把說服他女兒的事情交給我。

而且說得很好聽:「顯出你的有誠意」

 

我不喜歡這種被耍的感覺。

我不是這種人,我也不會用嘴巴把別人哄得團團轉。

但是,即使我不喜歡、我不會這麼作,我還是無法避免別人對我耍心機。

Eng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讀高中時,遇到一位體育老師,是游泳國手。她長得很漂亮,卻讓很多人認為她很機車。

為什麼?因為她教每個運動,都要求標準姿勢,超龜毛的。

壘球,不管是握球棒或是投球,該怎麼蹲、球棒要拿哪裡,球要怎麼拿,老師都從標準姿勢開始教。

游泳,不論是自由式、蛙式,通通都要在陸地上,從基本姿勢開始學:手臂怎麼抬、腳怎麼踢、下巴怎麼抬起來換氣,等等。

每項運動項目,都是標準姿勢。

煩哪!真的煩!

 

但是我這個人,神經多一條。

就在真正下場打球、下水游泳之際,我發現,標準姿勢,讓我可以輕鬆的打到球,而不閃到腰;大口換氣而不嗆到。

有了幾次這樣的體驗之後(我都沒有告訴同學唷~),我就開始認真地學習標準姿勢,一次又一次練習,直到熟練。

 

後來上大學,體育課是選修,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項目。

我們學校的體育老師,個個也是經歷一級棒。

他們教課,也都從標準姿勢開始。

這更讓我確定,標準姿勢是很重要的。

 

為什麼講這個?因為學小提也需要標準姿勢。

 

就在學琴之初,奠定標準姿勢的黃金期間,我遇到了:

第一位老師,她只會說「就告訴你要這樣呀!你怎麼都不會!連這樣都不會,以後怎麼拉曲子!」

第二位老師,她只會說「恩恩~你拉得很好!你好厲害唷!繼續繼續!」

然後,我寶貴的黃金期就過了~~

搞到現在,還在摸索,什麼是小提琴的標準姿勢。

 

小提的標準姿勢是啥?手指?手腕?手臂?對我而言,全部需要重新設定!

不過,當我重新來過一遍,慢慢察覺、修正自己的姿勢,聲音的確有好聽一點~

所以,標準姿勢,果然是王道!

標準姿勢,我好喜歡你呀~~

Eng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這種好勝的個性,實在很難體會到,什麼是被打敗的情況。

不過,我被打敗了。被小提琴。被跳弓。

這種全然挫折的情緒,讓我很難釋懷。

所以,今天一練完琴,立刻載著狗去新化,實在無法繼續待在屋子裡面。

 

不過,在車上,突然有個想法(靈恩派會說:聖靈感動我,或是,上帝對我說):

趴就趴呀~承認「不會」就好了!

恩恩,對自己承認:我不會!果然會讓心情變輕鬆一點。

 

承認。

接受事實。

是一條出路。

 

聯想到最近一直為了「諸事不順」而焦躁、緊張、失控的Happy One

有次也是跟她講到接受現況的話,她反映超激烈:「我為什麼要接受!」

當然,對話沒有繼續下去。

她要用什麼心情活下去,那是她自己決定的。

只是,當我也處在一個暫時不能改變的景況中,坦然接受,讓自己心情好過一點。

果然,承認,是一條出路。

 

附註:由衷佩服那些從小就學小提琴的小孩,遇到這種困難還能夠活下去。了不起!

Eng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參加3天2夜的在職訓練,花了這麼多時間和精神,有什麼收獲?

1.面對別人當面對我發火,還能夠無動於衷,這種氣度(或稱為厚臉皮),自己都覺得了不起!

2.讀了約伯記,有一點點小小的感想:原來上帝稱約伯講的比朋友更對,這個「對」,是因為:

那些朋友看待事情的時候,把上帝看作賞善罰惡的神;做好事就會得賞,做壞事就會受罰。所以,約伯今天遭受極大的苦難,就是因為他做壞事得罪上帝。只要約伯悔改認罪,上帝會赦免他,憐憫他,重新賜福給他。

 

而約伯認為,一切禍福的原因只有一個:上帝高興!祂高興賜福給誰,就給誰;高興將禍給誰就給誰。因為上帝有絕對的主權和能力。

 

第一種看法裡面,有一種「善惡因果」的定律。連上帝都在這定律裡面,不可跳脫。

但第二種看法裡面,上帝最大,管他什麼定律。一切都是「祂高興」。

 

3.去大八吃了「包肥」,真的肥了!氣!到底是誰安排的?害我長久努力的結果毀於一旦!

4.走在人行道上竟然跌倒,整個人跪下去。膝蓋烏青破皮。真丟臉!

5.去漢神巨蛋買了日製的麻紗手帕、指甲剪、削筆器。

6.多了綽號:高中生。連比我年資小的傳道都看著我:「嘻嘻!好可愛!」我咧*#%&$

7.加了琳雅老師作臉書的朋友。

8.得到一本絕對不會看的作者簽名書。賣掉不知道值多少錢?

9.連續失眠2天,是不是沒有參加茶經班的緣故?

10.替一樓的劉牧師解決心中的疑慮,免除他的恐懼,公德一件!

以上。

Eng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昨天跟朋友的玩笑對話,想起許久不見的那個人

 

國中時期,有位教會的大姐姐--朱淑芬,在東豐路上開了一間紅茶飲料店。

那時候東豐路還是小小的雙線道,一堆眷村的鐵皮屋,不像現在的六線道、行道樹這麼漂亮。

 

偶然之間受她的邀請,去她的飲料店玩,才算是正式認識這位淑芬姐。

記得她那時候教我泡蛋蜜汁,把蛋黃、柳橙汁、蜂蜜(?)加在一起,搖一搖,哈!還真的好喝!

那時,她還有點感慨地說,將來道路要拓寬,她又要搬家了。

        當時我覺得不可能會把路開得那麼寬,現在知道,是真的~~

 

國中的記憶只到這裡,接下來有一段很長的空白時期,幾乎沒有跟她聯絡。

只記得她在四維地下道出口的轉彎處,租了一個店面,也是賣飲料吧~

 

直到大學畢業,阿母開了一間小小有機店,她那時把她的攤子,擺在我家店門口,沒客人就進來聊天,大家說說笑笑也蠻有趣的。

 

不知道為什麼,我一直記得她。

路過東豐路,經過四維地下道出口,偶爾還會想起她。

或許是她的率直個性、泡茶很好喝、她的獨立,以及後來的沒能說再見,讓我很不捨吧~

 

去台北讀書期間,一天阿母打電話來說,淑芬姐走了,紅斑性狼瘡引起的症狀,被人發現倒在屋子裡,已經好幾天了。

不敢想像當時的情況,只希望/也相信她在天堂,好好的,

或許也在某個路口擺紅茶攤吧~~~

 

懷念她!

Eng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上個月去三越中山店買倩碧25SPF隔離霜,一直到前天才開封使用。

一擠出來,是黃色透明的油,大概有10元硬幣那麼多,不信邪繼續擠,出現卡其色的乳狀物了,但形狀有如小鳥烙賽般,同時,黃色透明的油還是伴隨著乳狀物流出來。

當下,我就不敢再使用。

今天中午,打電話去專櫃反應,櫃姐說「使用前要搖一搖,若是不放心,可以拿去請他看一下」,當然,我就去了。

 

櫃姐一擠出我拿去的隔離霜,果然如我所形容的那般,他就從抽屜中拿出新的給我。

為了保險起見,他當場就拆封,擠出來給我看。

 

他拆封以前,先搖了2秒鐘,擠出來,還是有黃色透明的油,不過沒多久,乳狀物就出現了,但乳狀物的形狀還是像鳥大便。

她又搖了5秒鐘,沒有黃色透明的油,乳狀物形狀變得扎實一點。但我還是覺得,跟「正常」的形狀有差別。

我向他反應,她又搖了一陣子。終於,變成正常的形狀了。

他的意思,就是要我把他新拿出來的那一條帶回家。

但是,他已經擠了大約20ml在衛生紙上作實驗,現在要我直接帶回去,我覺得吃虧了。

他說「我若是再給你一條新的,擠出來的情況也是這樣呀。要不然我送你贈品好了」

 

我心裡想要的,就是「不要吃虧」,但是,不知怎麼,當時就被她說服了,拿了他給我的眼霜贈品,就回家了。

喔,我想,那時候,我也想要眼霜吧?

 

總之,這個經驗告訴我,下次買保養品,要臨櫃就試用,才不用跑兩趟。

還有,倩碧25SPF隔離霜,使用前要搖至少1分鐘。

Eng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什麼時候,人會找牧師來作禮拜?

結婚、去世等等,舉凡重要事件之時。

但有趣的是,如果這些時候,是順其自然發生的,牧師自然會知道,自然會幫忙參與、處理這些事情。

根本不必去「找」牧師來作禮拜。

這種情況只會出現在「自稱是基督徒,卻從來不去教會,連牧師的臉也沒見過的人」身上。

這種時候,作牧師的,要不要去替他主持禮拜?

 

很多人把牧師跟道士搞混了。

道士只要服事人,按照人的期望、念念經、辦個法事,超渡一下,生人死人都高興。

但牧師不是耶~~

牧師服事人,同時更是要服事上帝。

禮拜不是辦法事,讓人滿足而已;

「禮拜」,是對上帝的敬拜與服事,喪事如此,喜事也是如此。

 

很多人被電視、電影的「我願意」騙了,以為,任何人都可以找個牧師問雙方男女「你願意嗎」

拜託~~

如果你平時來作禮拜,你會認識上帝,你會知道,結婚其實是男、女,以及上帝,三方的誓約。

這是一個禮拜。一個服事上帝、敬拜上帝的場合。

 

講這麼多,就是有個白目的家長,打電話來找我去主持他兒子的結婚禮拜。

上述這些,我告訴他了。

他說:「如果你來我這裡禮拜,然後把我帶回**教會,這樣也不錯。」----屁啦~你若真是要敬拜上帝,老早就會在你家附近聚會了,不必拿「回來**教會」作威脅的理由。

他說:「以前教會報佳音的時候,我也都去幫忙開車」----喔,你以為作禮拜是要回報你的恩情呀?可見,你真的不是基督徒。

 

反正,結論就是,我不去。他兒子的結婚禮拜對我而言,對他而言,對他的兒子而言,是沒有意義的。

我是這麼覺得。

誰知道他會在背後講些什麼,隨便吧~有心理準備了。

Eng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生活中有不同類型的朋友。

有的是生活圈有交集而結交,有的是職務的關係而結交。

當然,成為朋友的條件之一,就是有話聊。

但最近我在想,朋友之間,有地位的高低嗎?有階級嗎?

我覺得有耶~或許這是動物的本能。一群朋友之間,總會有個頭頭,領導者,發號司令,指揮全場,hold住一切。

以前不覺得怎麼樣,可能是因為我就是那位出張嘴的人。

但最近幾次,突然覺得,有人爬到我頭上,心生不滿,  boe song ,哈!

 

要我這樣個性的人,當某人的下屬,可以,只要「名正言順」、「心甘情願」就可以。

所謂名正言順,就是職務上,我是你的屬下,那當然,一切都聽你的。

但是,聽你的,不代表我認同你的作法。

當職務到期之後,抱歉,我當你是個屁!

而心甘情願,就是你真的讓我佩服,你的學識、你的態度、你的一切一切,都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,聽你的當然沒問題。

不過,到現在為止,這樣的人大概只有我家師父吧!

 

我會想要釐清這個問題,就是因為最近遇到的人,他剛好是我職務上的上司,而,我白目的「忘記」這件事情。

以為,不在會議場合中,我跟他就是平起平坐。

我錯了!我真的錯了!我確確實實地錯了!

我當他平起平坐,他可沒忘記他是我上司啊!!

所以,他自然而然地「叫」我去做某件事,這是他的自然,

我的拒絕,卻是因為「誰說一定要我去,老娘現在不爽去」。

 

哎哎~~

或許我要跟他講清楚,免得他認為我不懂禮貌,也免得我最後跟他決裂。

考慮一下。

Eng 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

1 23